19 Apr 2012

國旗歌、國旗歌,至少我有唱過


會不會唱國旗歌對許多人來說不是個重要的問題,但我相信對那些離鄉背井,或者仍旅居海外、遙望故土的人來說,尤其是曾經歷過早上升旗唱國歌、國旗歌的「中年人」、「老人」(我想 7 字頭的一代讀小學時應該就沒唱了吧,或許在晚一些),在聽到國旗歌或者國歌的那一剎那,心的深處必然產生一種莫名的感動。那種感動並不關於政治立場、政黨傾向,而單純的是一種回憶的再現以及對家鄉的認同(當然的,極端的政治立場堅持者必然對這句話有強烈的敵意,一派會堅定否定對國歌、國旗歌、中華民國的情感認同,而另一派則會批評沒有中華民國認同哪會有情感反應,但是對更多的人而言,或許那個對家鄉的認同並不一定牽涉到政治立場問題,而是關係到他或她個人在台灣的成長經驗,是一種私密性的回憶,而歌曲不過是觸動回憶的媒介罷了,只是恰好這些歌曲帶有明顯的政治意味)。

當 TVBS 播放得到杜哈亞運金牌的棒球選手驕傲地唱著國旗歌時,看電視的人很難不被畫面中的情緒所影響,很難不為自己的家鄉感到驕傲,為台灣感到驕傲。在這裡我們沒有必要陷入政治性的爭論中,如果我們願意打開心胸去為那些貢獻自己力量的運動員喝采、為台灣喝采。

雖然馬英九這支競選廣告帶著強烈的政治訊息(選戰),但不可否認選用小朋友唱國旗歌,並搭配著台灣的風土民情,這支廣告啟動了那些仍會唱國旗歌的人的回憶,引發了一種「懷舊風情」,那種會讓人開始懷念家鄉點點滴滴的強烈情緒。那種情緒可能是國家認同,也可能僅是回憶故土,甚至單純的只是影像動人魅力的結果。不管如何,國旗歌在霎時間變成了「個人身分認同」的符號,而這個符號在持反對政治立場的眼中是「意識型態」在作祟,是必須要予以打敗的恐怖怪獸。事實上在這裡並沒有對或錯的問題,只有立場與政治意識型態的問題,但由於所謂的「政治正確性」的因素以及一種「偽」民主觀念(功利的、畏懼對錯、結果導向、泛政治性),國旗歌不再唱了,升旗取消了,甚至連國歌也變成中小學教育中的洪水猛獸。

問題是這樣的打壓國旗歌、國歌的結果會是什麼?是否因為不再唱國旗歌、國歌就可以塑造出一種新的國家認同?很明顯的,結果並非如此,而就像新聞報導說的,現代的年輕人多數不認得國旗歌,但也沒有因此形成另一種有別於舊有的、新的國家認同。我不認為新一代的人要回頭去做以前我們被要求做的事,小時候我也不喜歡升旗、唱國歌等等,但如果他們能有機會以新的方式來認識這些歌曲,或許可以形成有效的台灣認同,利用這種認同來凝聚住在台灣的新一代,形成一股力量來強化台灣的競爭力。就像是七十年代中期中美斷交時,不管海內外,來自台灣的年輕人自動自發地團結一致,促使了之後的經濟起飛,而現在在藝術領域中執牛耳的不正是那批人嗎!雖然那是因外在政治因素所形成的一股特殊現象,但我們是可以從歷史現象中學得某些有用的東西,而不是說要要求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:歷史不會重複,但歷史精神可以複製再運用。

簡而言之,若是沒有一種共享的、大家都同意的價值觀,是很難去凝聚社會群體的。當群體無法被凝聚去朝著光明的未來前進、當群體只是粗淺的認知其所生所長的土地與文化、當群體陷在多重認同下而精神恍惚,這群體所屬的社會到底會發展成什麼樣的社會?是否單純地說「多元文化」,並朝著這樣一個含糊不清的概念走下去,這個社會就會有大發展?(法國的種族動亂不正是多元文化導向的結果嗎?)國歌、國旗歌可以不要唱,但是在拋棄了他們之後,我們是否有個東西可以凝聚台灣的年輕人,有那樣一個東西可以在某個特殊的時刻(在世界的舞台上得獎),讓他們覺得驕傲,一種可以代表自己家鄉的符號?